京疆携手同行 用“AI”传递科普——新型科普大篷车启动仪式在安迪尔乡举行
(阿克卓勒·托里肯)民丰县安迪尔乡自治区科协“访惠聚”工作队邀请中国科技馆与新疆科技馆、联合安迪尔乡政府于5月12、13日共同举办京疆携手同行 用“AI”传递科普——新型科普大篷车启动仪式。通过举办专题科普讲座、讲授科技馆里的科学课、参观科普大篷车展品等多元化的科普系列活动,丰富基层青少年学习科学知识的渠道,激发青少年学习科学的无限好奇心。
“科普大篷车”是实现科普公共服务公平普惠、解决基层科普设施短缺问题、促进基层公众科学素质提升的重要载体,具备车载科技展品展示,科普宣传教育、播放科普影视等小型科技馆应具备的多项功能。新型科普大篷车装有“AI”人工智能展品、机器狗、3D裸眼电视等科技前沿展品,另外配备车载展品15件、移动科普资源包15件、展板15件、移动球幕等展品,科普资源内容丰富。在中国科协的大力支持下,自治区科协申请到2023年全国唯一一辆新型大篷车,并将本次科普基层行活动首站设在自治区科协“访惠聚”工作队驻地——和田地区民丰县安迪尔乡。
本次活动为安迪尔乡基层群众免费发放各类科普宣传册1000余本,惠及基层群众近3000人。通过举办“科技馆里的科学课”授课、科学实验表演、有奖知识问答、实践活动资源包互动展示、播放球幕电影、科普大篷车及展品展示讲解、机器人表演、人工智能(AI)展示等多元化的方式,大力传播科普知识,受到当地群众的热烈欢迎,中国科技馆与新疆科技馆的优秀科技辅导员携手为安迪尔乡广大农牧民群众打造一场精彩绝伦的科普盛宴。
活动中,来自中国科技馆的侯易飞、刘博骁用自身扎实的专业功底和满腔的热情为安迪尔乡小学的同学们表演了科学实验《一飞冲天》,以火箭为例,是由发动机喷气获得反作用力,其工作的基本原理是牛顿的第三运动定律等科普内容为科学实验,老师邀请同学上台互动,参与游戏,进行有奖知识问答,巩固了知识,增强了体验感。同时将“科技馆里的科学课”课程《别致的花灯》带给了3-6年级的同学。侯易飞老师说道:“受自治区科协“访惠聚”工作队的邀请,我们有幸来到了位于祖国西北部沙漠腹地的安迪尔乡。孩子们纯净如水的眼神、天真无邪的笑脸深深的感染了我。我们希望通过表演有趣的科普实验点燃孩子们内心对知识的渴望,对科学的探索精神。我想这样,科普工作才会变得更有意义。”
与此同时,自治区科协夏央村“访惠聚”工作队举办“童心筑梦 温暖童年”活动,为安迪尔乡中心小学的同学们发放科普小书包。“今天我十分开心,我了解了什么是人工智能。感受到“AI”人工智能的神奇魅力。增长了见识,开拓了眼界,希望今后还能多举办这种活动。”安迪尔乡小学六年级学生木合普力江激动地说。
自治区科协“访惠聚”工作队总领队李永晟表示:“科普是春风化雨,是一棵树摇醒另一棵树,是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只要低头耕耘,必会鲜花芬芳。京疆携手同行,用“AI”传递科普活动进一步将优质的科普资源及展品带入基层,让基层公众特别是青少年感受科学魅力,萌发了科学的探究欲望,激发对科学的无限热情,进一步拓宽了同学们的视野。今后,自治区科协“访惠聚”工作队将继续以昂扬斗志和饱满热情努力为基层群众提供更多优质科普资源。”
京疆两地携手,共同用新技术推广科学知识,为安迪尔乡的群众带来一场知识盛宴。6月14日,新型科普大篷车启动仪式在安迪尔乡举行,人工智能技术成为推广科普的利器。
AI技术助力科普
科普大篷车采用了多项人工智能技术,如语音识别、图像识别、智能问答等,使科普更加互动化、生动化。AI导游为游客提供了更加智能化的导览服务,游客可以通过语音与导游进行互动,获取更加全面、详细的科普信息。
科普知识应用广泛
科普大篷车将科普知识应用到生活中,携带着生活化的应用场景,将科学知识深入人心。联系生活场景,让科学知识不再枯燥,更加贴近生活。
营造科学氛围
科普大篷车为当地青少年提供了丰富、生动、直观的科普知识,激发了他们的学习兴趣,营造了科学氛围。让他们在探索科学的过程中,获得快乐和成长。
结合文化资源
科普大篷车在安迪尔乡充分结合了当地独特的文化资源,让当地居民更加直观地了解自己所在的地方。同时,也带动了文化旅游的发展,提高了当地旅游的吸引力。
科普大篷车推广效果显著
科普大篷车的推广效果显著,建成以来,已经成功开办多次科普讲座和科普活动,并多次获得当地群众的好评。同时,也受到了其他地区的借鉴和推广,推动了科普事业的发展。
科学普及不断完善
科学强国建设离不开科技普及,科普事业始终是关系到国家未来发展的重要领域。科普大篷车的启动,为科学普及注入了一股新的动力,也向我们展示了人工智能在科普领域的广泛应用。让我们更加期待未来,期待科普事业更加完善。